一是健全管理机制。成立以书记镇长为双组长的路长制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协调路长制全面工作,领导小组下设“路长制办公室”,做到“权责明确、分级管理、管养有效、奖惩有力”。
落实镇长为总路长,各村、社区驻村领导为一级路长,分管副镇长为二级路长,各村、社区书记为三级路长,辖区每一条路落实到具体路长。一级路长和三级路长每月对辖区道路巡查不少于4次,做到全覆盖。总路长和二级路长对一级路长三级路长巡路情况进行抽查,每月不少于四次。确保巡查到位,及时发现和组织处理隐患。
建立定点养护管理队伍,分管副镇长、交管办负责人具体负责监督,结合公益性岗位和村组干部,按路段配备管护人员56人,养护人员每月上路养护不少于8次,及时清扫路面、消除隐患。路长巡路发现的问题,养护人员能处理的,立即处理整改销号。不能处理的要及时报告路长组织处理,并做好记录。实现责任落实到人,隐患闭环处理,形成了层层抓落实的长效工作机制。上半年各级路长共上路巡查562次,巡查覆盖率100%,共处理隐患86处,开展集体养护6次。
二是完善管理制度。制定《凉水镇全面推行路长制工作方案》《凉水镇农村公路养护人员管理制度》《凉水镇道路夏修实施方案》《凉水镇道路美化实施方案》,10个村社区成立交通劝导和管护站,同时设置路长制公示牌,对各路段管护责任人和监督电话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三是强化监督问效。健全路长制工作考核机制,从施工质量、交通安全、道路养护等方面,制订相关考核指标。每季度召开路长制会议通报各路长工作开展情况,检查各村道路养护日志、路长巡查日志,检查评分情况纳入季度大比武考核,每半年开展一次路长制专项考评,落实奖惩,切实发挥督导实效。
四是推进项目建设。2023年新开工道路,充分发挥了路长和群众的监督作用,确保了项目质量和进度,路长共检查和受理施工意见17条,均已协调处理。社区道路进行了拓宽,缓解了道路堵塞的问题,群众满意度评价非常高。辖区“小黄车”实现了全覆盖通村,户户通路,群众出行安全方便,幸福感得到很大提升。
五是加强培训宣传。上半年对各级路长开展2次集中培训,对“小黄车”驾驶员、养护人员和交通劝导员共计开展3次培训,增强了履职能力。通过坝坝会、逢场日有奖宣传活动、宣传栏公示、广播、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开展宣传。发送相关信息链接100余条,制作道路安全警示牌60余张,开展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活动23场,发放宣传资料2000张,普及道路交通安全常识,让群众积极主动参与农村路建、管、养、运,营造良好的爱路护路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