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政治站位,筑起思想引领“感恩桥”。成功创建为全省第六批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组织全体党员干部深刻学习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6次,组织辖区各族干部群众召开“团结奋进感党恩,携手共创新家园”宣讲会1次,引导各族人民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
强化任务分解,架起示范创建“立交桥”。结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成立以乡党委书记、乡长共同担任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设乡创建办,由政法统战委员担任办公室主任,落实专人负责创建资料收集、整理、上报。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创建第十一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大院回族乡工作清单》,细化工作分工,压紧压实责任。
强化品牌打造,搭起区域协作“互通桥”。深入挖掘回族乡传统肉牛养殖优势,打造“回乡风味肉牛羊”品牌。积极向上争取资金200余万元在花果村、锁家村两个少数民族村打造肉牛羊养殖基地两个,培养养殖大户14个,全乡肉牛羊养殖数量突破1.5万头。与文县、绵阳等周边县区大企业签订肉牛羊供给、代销协议5份,向外输送牛羊肉20万斤以上。
强化氛围营造,建起各族群众“连心桥”。打造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基地1个,在乡便民服务中心设立民族团结服务窗口1个,举办演讲比赛1次,制作民族团结展板7块,利用逢场日组织开展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基本常识的宣传活动12次,充分营造“人民群众心向党、民族团结一家亲”的浓厚氛围。(大院:蔡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