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夯实灾害风险治理基础。结合扶贫开发、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等工作,加大对防灾减灾重点工程设施的投入,加强城镇和农村防灾减灾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公共基础设施安全加固工程200余项,重点提升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水平。
二是提高灾害风险识别能力。机构改革后,统筹协调应急管理、水利等相关部门加快灾害监测站建设,加强多灾种和灾害链综合监测。目前,已建成70个山洪灾害危险点雨量报警器和无线预警广播、19个防汛视频监控,另外21个地质灾害自动监测站点、59个瞭望台正在建设中。以乡(镇)为单位开展自然灾害风险与减灾能力调查,排查地质灾害隐患点438处、山洪危险区237处。
三是提高社会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机制,在“5·12全国防灾减灾日”“安全生产月”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推进防灾减灾知识和技能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进社区、进农村、进家庭。目前已组织全县80余个单位、40余家企业参加“应急管理普法知识竞赛”“安全生产知识网络竞赛”等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