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建立完善工作机制。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离不开公正、高效的司法环境,县法院党组对此高度重视。为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青川法院结合政法队伍教育整顿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进一步完善青川法院优化营商环境工作领导小组,将院内各业务部门纳入成员单位。出台了《青川县人民法院关于优化营商环境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方案》、《关于提高民商事审判质量与效率的实施办法》等5项工作意见,规范法院在案件办理、服务保障、依法处置、司法保护等方面行为。
(二)加强民营企业司法保护。强化财产保全措施运用,开展涉企保全案件68件,灵活运用“活封活扣”等手段,最大限度保持民营企业活力。全力化解涉企矛盾,大力推行诉前调解,与主管行业部门开展涉企纠纷联合调解,通过诉前调解化解涉企案件56件。围绕“放管服”改革和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院领导带队到重点项目、企业开展现场办案,全力推动涉企案件的有效化解。完善破产程序启动机制,建立破产处置府院联动机制,提高审理破产案件的效率。
(三)延伸司法服务功能。继续开展“法官企业1+1 司法服务面对面”活动,员额法官挂联本县企业2-3户,向企业提供优质司法服务,实地解企业司法需求,今年开展法官走进企业15次。加建立商事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积极开展企业调解组织培训,指导企业开展调解工作,增强企业自我化解纠纷能力。主动依托乡镇社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各商会等畅通化解纠纷渠道,建立联席会议机制。设立涉企民商事案件绿色窗口,推进涉企诉讼一窗式办理。加大诉讼费缓交力度,针对确有困难的企业帮助解决诉讼前期资金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