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是场地标准化。引导各乡镇结合实际,科学划分咨询导办区、自助网办区、综合受理区、休息等候区等功能区域。设置饮水机、急救药箱、共享充电宝、老花镜、轮椅等便民设施物品。设置综合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满足群众办事需求,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多便利。
二是工作规范化。对照进驻事项目录进行全面梳理,应进必进,应办必办。重点梳理“一件事一次办”事项清单并在显眼位置公开公示。落实“好差评”制度,做到事事有评论。定期组织便民中心主任和窗口业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提升服务的专业化能力。
三是服务优质化。在服务工作中,畅通线上线下办事渠道,群众自主选择办理方式。提供预约办、延时办、帮办代办等服务,避免群众办事来回跑。组建以村社干部、协理员为主体的“帮办代跑”队伍,重点为基层“老弱病残幼”群体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