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及时预报预警。持续加强气象、水利、自然资源、应急管理等部门协调联动,积极与上级主管部门、上下游毗邻地区信息沟通,及时启动上下游、左右岸、干支流雨水情实时信息共享,提高预报、监测准确率。严格执行以气象灾害预警为先导的应急联动机制,及时通过短信平台、微信群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20000余条。
二、加强值班值守。县乡两级政府、各防指成员单位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值班人员时刻在岗在位。山洪灾害危险区和地质灾害隐患点监测人员加强巡查排查,密切关注雨情、水情、险情发展态势,时刻做好人员转移疏散等应急准备,切实做到“主动避让、提前避让、预防避让”。
三、强化应急准备。提前将帐篷、棉被、专用沙袋等3000余件套抢险救援装备和救灾物资前置到关庄、竹园等重点乡镇救灾应急物资备灾点,夯实乡镇应急物资储备;并组建44支防汛抢险队伍,时刻处于备战状态,确保一旦出现险情灾情,及时科学处置、有效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