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压责任、抓落实。成立乡生态环境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工作方案,将工作任务细化分解到人,多次召开生态环境保护专题会、推进会,层层传导压力,环环扣紧责任链条,为落实落细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坚强保障。
二、广宣传,浓氛围。通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宣传单、转发微信群等宣传方式,积极宣传环保法律法规、环境警示教育等内容,形成有力声势,营造良好氛围,使群众了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进一步增强群众环境保护意识。
三、深排查、治源头。建立多部门联动排查工作机制,积极开展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工作,对辖区内生活排污、畜禽养殖等开展拉网式排查,并采取鼓励举报等措施,真排实改群众身边环境问题,对发现的问题通知及时整改,并建立监管台账,严抓源头治理。
四、建机制,保长效。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加强督查考核,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加大问责力度,对工作落实不到位的,坚决严肃问责。同时,加强部门协调联动,定期开展“回头看”工作,总结经验、找准问题,全力提升生态环境保护治理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