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建宣传网络。成立由乡政府主导,涵盖学校、家庭及社会组织在内的禁毒工作小组,定期召开协调会议,确保信息流通和资源共享。利用村级当家人法律微信群、“川善治”等平台,建立快速响应机制,及时发布禁毒宣传文章和视频,增强村民参与感。邀请法律顾问在村级文化广场、村委会、学校等公共空间,举办禁毒主题讲座6次。通过“村村通”广播、流动宣传车、户外电子屏等多种媒介滚动播放禁毒宣传标语200余次,确保宣传无死角、全覆盖。
二、强化教育培训。将禁毒教育纳入学校日常教学计划,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2次、组织禁毒知识竞赛5场次,通过学生带动家长,共同学习禁毒知识。对辖区乡村干部、教师、医生等关键岗位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升他们对毒品危害的认识和应对能力。
三、注重实践参与。对有吸毒史人员及潜在高危群体进行重点关注,落实一对一监管责任人并进行定期走访,了解其生产生活和心理情况,耐心讲解毒品危害和相关法律政策,对有困难的家庭和个人及时提供帮助2人次。同时公开设立举报奖励制度,鼓励群众积极提供涉毒线索,形成全民监督的良好局面。(观音店乡唐映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