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色种植基地,扩大规模增收。依托碾子村种养循环中药材产业园,利用畜禽粪便发展中药材300亩。将当归、白芍、钩藤、地苦胆等中药材种植“庭院化”、种植规模达5万余盆,实现人均增收达2000余元。今年,佛山村还新增林下茯苓种植200亩,并取得较好收益。
加大技术培训力度,提高管护水平。根据中药材基地种植发展的需求,邀请高校专家和县农业农村局技术人员,对现有基地种植人员和农户定期指导学习和现场培训。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常态化开展对病虫害等问题进行预测和监测工作,有效管护800余亩中药材。
拓宽市场销售渠道,打响品牌声誉。整合现有资源和规模优势培育引进电子商务等新型销售方式,发展订单农业,与中药材加工企业签订订单合同,有效降低种植风险。同时,加大对中药材种植基地后续建设和管护的资金支持,扩大宣传,提升品牌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