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组织人力抢收,降低田间损失。面对连续阴雨天气,我镇迅速组织干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各村(社区)组建由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互助抢收队,利用降雨间歇期,采取“人歇活不歇”的方式轮班作业,日均投入劳动力达450余人次,优先抢收已成熟且易倒伏的作物。同时,安排人员及时组织清沟排水。
2.创新晾晒方法,防止谷物霉变。我镇充分利用现有场地资源,统筹安排闲置学校、厂房、文化广场等公共空间作为临时晾晒点,总面积达0.4万平方米。指导农户采用竹匾摊晾、悬挂风干等传统方法,对已收获作物进行分散处理。推广使用塑料薄膜搭建简易防雨晾晒棚,并组织农技人员下村指导科学储存方法,预计可减少损失15%以上。
3.调整播种方式,确保不误农时。针对土壤湿度大、常规播种困难的情况,我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指导20余场次。指导农户适当增加播种密度10%~15%,以弥补因晚播造成的产量损失。同时,及时调运备足农资,指导农户选用早熟品种,科学施肥,全力确保全镇3000亩大豆玉米播种任务按时完成。